造成钢铁行业困难有三大原因,其一为产能的不合理过剩:“一定过剩的产能可以保证合理竞争和技术进步。但钢铁行业的过剩超出了合理竞争的范围。但产能利用率如果没有达到80%以上,则造成行业议价能力弱、恶性竞价。”
近日中钢协调研发现去年年底形成的炼钢产能就达9.7亿吨,今年全年产能可能突破10亿吨。而今年1~10月份,全国钢产量达6亿多吨,月平均产量6000万吨,平均日产193万吨。预计今年钢铁产量可达7.2亿吨,比去年增长2.1%。
如此计算,产能利用率只占70%左右。王晓齐认为这一数字在80%~85%较为合理。
产能不合理过剩,造成钢铁行业的议价能力弱,对上游铁矿石的涨价,不能通过消化传导到下游,进而造成争相定价、恶性竞争。
王晓齐介绍,钢材定价机制一般是先定板材价格,然后再定价长材。宝钢生产的汽车板最多,跟下游谈判价格时,因下游产业集中度很高,议价能力强。只有宝钢板材价格定下来后,其他企业板材的价格才能确定。
据了解,钢材价格在9月初曾降到最低点(98点),基本跌回18年前,达到1994 年4月的水平,而目前铁矿石价格指数在400点左右,即从1994年到岸吨价的26美元上涨到现在的110~115美元左右,翻了四倍。“原料价格都在涨,但钢材价格却跌回去了。”王晓齐说。
钢铁行业困难的第二个深层原因为受制于进口矿。中国对国外铁矿石的依存度达60%以上。“不排除几个矿山利用自身优势地位,在价格上起推涨作用获利。此外也存在炒作因素,一些金融资本、游资的炒作造成矿价的上涨和波动。”王晓齐说。
原因之三,王晓齐认为是大企业输在了起步投资上。大钢企多生产板材,固定投资大,板材的吨钢折旧为250元,吨钢利润大概为60元。而长材吨钢折旧110元,今年上半年吨钢平均利润为150元。“大企业投资大,折旧高,利润低,投资和利润已经颠倒了。”王晓齐说。
此外,他以台湾钢企节约土地等精细化管理为例,认为国内钢企投资大手大脚,精细化管理方面待改进:“今后再投资,一开始就要控制住,投资花出去了,否则日后再怎么节约都无用。